WK綜合論壇, WK综合论坛

 找回密碼
 立即注册
查看: 322|回復: 1

[中外文學] 黃帝內經 靈樞 五邪(心 肝 脾 肺 腎)

[複製鏈接]
累計簽到:2696 天
連續簽到:1 天
發表於 2020-5-20 00:00:59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VIP精品區,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,輕松賺金幣
加入VIP,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,超級棒
    邪在肺則皮膚痛,寒熱,上氣喘,汗出,欬動肩背。取之膺中外腧,背三節五臟之傍,以手疾按之,快然,乃刺之。取之缺盆中以越之。
" [1 u( p* z& |, i- ~; _    邪在肝,則兩脅中痛,寒中,惡血在內行善掣節,時腳腫。取之行間,以引脅下,補三里以溫胃中,取血脈以散惡血;取耳間青脈,以去其掣。
+ |  \+ `$ k3 I! T0 u7 j) l8 Y. O    邪在脾胃,則病肌肉痛,陽氣有餘,陰氣不足,則熱中善飢;陽氣不足,陰氣有餘,則寒中腸鳴、腹痛;陰陽俱有餘,若俱不足,則有寒有熱,皆調於三里。
  J8 r/ U  L' B  z; f    邪在腎,則病骨痛,陰痺。陰痺者,按之而不得,腹脹,腰痛,大便難,肩背頸項痛,時眩。取之湧泉、崑崙。視有血者,盡取之。
8 b/ y; ]8 ]% E3 X    邪在心,則病心痛,喜悲時眩僕;視有餘不足而調之其輸也。
; g5 R# r8 A: D7 t3 I
* q% q1 m5 G! Z$ z
* l* a' r  P; z0 ]% U8 W
5 r& J8 o9 F  A病邪在肺,就會皮膚疼痛,並發寒熱,氣上而喘,出汗,咳嗽時牽動肩背痛。治療應取胸側的中府、雲門穴,背上第三椎骨旁的肺腧穴,先用手使勁按穴位,等到病人感覺舒服一些,然後再針刺其穴。也可取缺盆穴來針治。6 Z+ s: ]+ j! O

  V- z; k/ d: J' t- Y病邪在肝,就會使兩肋裡面疼痛,寒氣在中焦,淤血在內,小腿關節部經常腫脹,容易抽筋。治療應取行間穴來導引脅下邪氣下行,補三里穴來溫中焦,針刺淤血脈絡來散除淤血,取耳朵間的青脈,來消除小腿關節部的抽筋。$ q( e3 m% ?1 v# E1 u

% a; U5 J3 V$ G# b/ A病邪在脾胃,就會導致肌肉疼痛。如果病人陽氣有餘,陰氣不足,就會內熱,常有飢餓的感覺;如果病人陽氣不足,陰氣有餘,就會內寒,有腸鳴腹痛等症狀;如果陰陽都有餘或都不足,就會有內寒內熱等各種症狀。這些病症都取足三里穴調治。
4 {6 Y. t+ o) S' u$ P- R
* b. `- j" F, h) n/ d4 g病邪在腎,就會骨痛、陰痺。所謂陰痺,就是疼痛不定,用手按摸又找不到疼痛所在,且伴有腹脹腰痛,大便困難,肩、背、頸項疼痛,時常昏眩等症狀。治療應取湧泉、崑崙穴,看到有淤血現象,可以在血絡上針刺放血。" O: I; @0 }5 C3 C1 h

2 E( ~+ `( q+ k7 [! R( o& w6 T# o病邪在心,就會心痛,常有悲傷的感覺,時常眩昏仆倒。治療應先察病症是虛是實,取本經的腧穴來調治。
! z7 N. \& ?: @6 _! p0 ]! p# S! Q; j
回復

舉報

 分享同時學會感恩,一句感謝的話語,就是最大的支持!  歡迎交流討論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注册

本版積分規則
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