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子居鄒,季任為任處守,以幣交,受之而不報。處於平陸,儲子為相,以幣交,受之而不報。他日由鄒之任,見季子;由平陸之齊,不 見儲子。屋廬子喜曰:“連得閒矣。” 問曰:“夫子之任見季子,之齊不見儲子,為其為相與?” 曰:“非也。書曰:'享多儀,儀不及物曰不享,惟不役志於享。'為其不成享也。” 屋廬子悅。或問之。屋廬子曰:“季子不得之鄒,儲子得之平陸。
8 @ f2 G7 W. Z# u, r7 U
; j' ^$ f `2 f9 i
孟子住在家鄉鄒國,季任留守任國代理國政,送厚禮想接交孟子,孟子收了禮而不回報於禮物。後來孟子住在齊國的平陸城,當時儲子擔任齊國的卿相,也送厚禮想接交孟子,孟子也是收了禮而不回報於禮物。有一天,孟子從鄒國到任國去,拜見了季任;而從平陸到齊國,孟子卻不去拜見儲子。
) L4 ^* z, o' H& [+ c) O W 屋廬子高興地說:“我可找到孟子的漏洞了。”於是便問孟子:“先生到任國,拜見了季任;到齊國,卻不去拜見儲子,就是因為他是卿相嗎?”3 N* y) t2 U; I! Q' c4 s! }
孟子說:“不是的。 尚書 裡說:'享獻之禮多儀節,儀節不夠,禮物再多也只能認為沒有貢獻,因為進獻的人並沒有把心思放在進獻上。'就因為儲子不成享獻的規矩。”. j. m( l( E- H( N' [: v: y
屋廬子很愉快。有人問他,他說:“季任不能擅自到鄒國,儲子可以隨便到平陸去。 2 ` L' w( x5 t; a( }1 i( D0 z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