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註冊時間
- 2015-11-16
- 精華
- 在線時間
- 小時
- 米币
-
- 最後登錄
- 1970-1-1
累計簽到:42 天 連續簽到:1 天
|
小型四門房車在國內擁有特定的支持族群,不論是這回試駕的VW Vento、市場熱銷的Toyota Vios,或是最近才推出的小改款Honda City與Hyundai Verna,共同的特點就是鎖定購車預算較有限的年輕族群,或是家中的第二部車等訴求,雖說這些小型四門房車各自皆有衍生的五門掀背車款,像是VW Polo、Toyota Yaris與Honda Fit,外型更加動感帥氣,空間變化表現也優於一般四門房車,但四門房車還是有些不可取代的優勢,例如獨立行李廂具有較高的隱私性、車室隔音較好(理論上)、與行李廂分隔的設計使得車室冷房效率較佳等,在傳統觀念中,也認為多一截車尾若遭遇後方撞擊時較具緩衝效果等(但實際上還是要依車體結構設計而定)。$ G1 N6 l3 `$ Q4 c: @
2 f& O" e. u. t) \% d" V2 d7 {& u) |
本回,我們將試駕總代理全新引進的新年式Vento,改款重點集中於外型與配備的小幅調整,至於它的實際表現如何?請各位接著看下去。
: S: e3 \& o T; c+ H: k2 b, I$ G( B: U1 q$ h0 S
: D7 Y _4 }6 e/ z* V9 X* R# f! e2014年引進國內販售的Vento,其實是VW針對印度、中南美洲及俄羅斯等地區市場推出的平價四門房車產品,由於本車是以Polo掀背車為基礎進行開發,某些市場仍以Polo Sedan之名進行販售,因此在照片中可以看到車尾銘牌仍保留Polo的名稱;某些資深車迷或許對於Vento的車名感到熟悉,其實國內曾在早期販售的第三代Jetta,就是掛上Vento的名號,而第四代Jetta則是稱為Bora,直到第五代車型推出後,才又回到Jetta的稱號。(但某些地區仍採用Bora之名)
! S0 K4 z+ S, m; E1 C) s( M0 {3 d/ |* |( s% ^7 n
7 N1 {' d3 ?/ @2 `
從外型上可以清楚看出本車與Polo之間濃厚的血緣關係,尤其B柱之前的部分幾乎與Polo完全一致;而Vento的底盤也是採用與Polo相同的PQ25平台,但因應車型的定位而有不同的軸距設定,Vento軸距為2552mm,Polo則是2470mm。
( `: r# ^* }* k3 U/ \$ D8 a5 T8 v; A
6 W/ S$ J1 c& q3 H! S# ~( A) n: P: X' c$ x( w, L* U8 z8 |$ {
這次總代理引進的新年式Vento,外型的改款重點集中於車頭,包括調整頭燈內部反光片的顏色,看起來更有精神,而霧燈也從原本的圓形改成方形,水箱罩與前保桿下方氣壩面積加大,並增加鍍鉻橫柵的數量,整體質感明顯提升。
7 F7 |6 ^" r; f" V2 {
8 ]) {( D B1 t6 h, R1 r' s4 p( i$ z. U6 o
改款重點還包括後視鏡加入了整合式方向燈,Comfortline以上車型則是標配電動調整後視鏡,入門的Trendline版本則維持手動調整。9 K; U9 c7 r# n0 d" Y
" N# ]' |' @5 _- G7 ^6 ^" ~; o' J% P' o, O h& \3 v
內裝設計與Polo車系幾乎相同,採用方正且簡約的風格,本次試駕的Highline版本搭載大螢幕多功能觸控音響主機、全自動恆溫空調、雨滴與速度感應雨刷等配備,方向盤與排檔則加入真皮材質包覆。此外,安全與防盜配備部分,全車系標配前座雙氣囊、ABS防鎖死煞車系統、PDC停車導引系統、晶片防盜裝置、防盜警示系統、全車三點式安全帶與後座ISOFIX安全座椅固定座等,未能納入循跡系統與側面氣囊則是比較不足的部分。
5 g' T, T4 v6 V0 R, r4 X2 D
* m k! _+ L4 }6 ^4 V# D/ i3 a/ M
7 I; ~9 U+ U' K, Y8 zHighline版本的方向盤採用真皮材質包覆,對於握感與視覺質感有實際的助益效果,可惜的是方向盤兩側並未加入控制鍵功能,便利性因此打了折扣,但在同級距車款中,包括Hyundai Verna與Honda City皆搭載方向盤功能鍵,Toyota Vios則與Vento相同無此配備。
( {# n% h8 f. D: ?/ E- E0 J
$ ?3 z& v1 `3 w1 i9 J' M+ Z: `& |/ W& Q- k. A' l
儀錶板設計簡單明瞭,對於各項數據的判讀十分容易,其中時速錶內的綠色指示燈則代表須踩著煞車踏板才能將變速箱自P檔排出,這項功能也常見於VW集團旗下各車款。
" P- z) t/ h: c- N5 N' R8 \$ y- z, u' _0 p" q" d" b
1 C/ p; G) v1 A! C
儀錶板中央加入一組多功能液晶顯示螢幕,提供平均油耗、水溫、可行駛里程、已行駛里程、車外溫度、時鐘與油量錶等資訊,功能十分完整。
% b$ d/ C3 R& x2 j' \/ h+ Q; F7 V' C3 r, A6 e9 X
6 B9 w6 e; s+ Q8 K( N
Highline車型標配全自動恆溫空調系統,顯示界面的判讀方式十分容易,控制面板下方則另外將風向、除霧與室內循環功能按鍵各自獨立出來。
( y" d& d' A/ I' j0 W0 ~( V: p `* u
" ^ r8 N5 g* Y$ W% d
試駕車所搭載主機為Highline車型的標準配備,除了內建CD播放、衛星導航及藍牙通訊與音樂串流功能之外,還加入USB、AUX-IN插孔與SD記憶卡插槽。# }3 g4 _7 ]6 y" k' B
& r+ u$ ]) _/ ]6 M- K4 e" `1 {: j4 X5 }% f
車內後視鏡具有自動防眩光功能,夜間行駛時如果後方車輛開啟遠光燈或大燈照射角度過高,後視鏡就會自動啟動防眩功能,避免強光影響駕駛人視線。7 O# R: E* I3 h4 r5 Z( r! [$ B
4 K! b6 ~' q+ E4 l1 ?* t$ v( _3 S
接著來看Vento的車室空間空間規劃,首先是排檔座前方具有雙杯架的設置,一旁還有12V電源插孔與一處置物盒,照片中兩塊方型凸起應是功能鍵的預留孔。3 r5 [' O- p9 {6 [; \
0 J& l0 z. t8 }+ X: U; O
) M) l. M# S+ K3 ^, j2 a4 V( b
再來是前座中央扶手的部分,將上蓋掀開後就能看到裡面的置物空間,除了可放置手機之外,也足以放入皮夾、鑰匙包等隨身物品。
: U: Q4 y+ P4 N" C* e2 a( ]
! B; s) Q' q/ G/ v- S4 f* D& O. k! v( P: Q* G
將中央扶手完全上掀之後,下方還是有規劃幾處小型置物格,用來放置零錢、停車票卡等物品剛剛好。- @) K, o2 S5 s, _/ I
; M. N; j$ S7 Y* r% o% g0 }: K7 n1 k9 B. c
前車門旁的置物格採用「L」型設計,其中置杯架的部分又寬又深,放進各種形狀的寶特瓶都不是問題,而位於前緣的按鍵則是行李廂蓋開關。
% W9 |9 z1 K* z" K, i
/ L- q/ {/ s7 H# B& K) u9 }
) m0 @+ Y' Q6 e 後車門旁仍規劃了置物空間,這也是此級距車款中比較難得見到的部分,畢竟小型車款的後門面積較小,對於置物機能性的設計較有難度。: L; P+ e4 O+ I+ f1 J
2 b e( v& f+ b4 ?/ k, e
! Z" |; K% d) r1 ~: t, O. g
中央扶手後方還有一組隱藏式置杯架設計,正好可以放置一杯外帶咖啡。6 D) u6 a# L# ?; [2 W- f0 p v
' D/ a+ r: ~; @9 |4 `
9 b1 M2 @1 W5 C3 r- v& ~% W" V 座椅造型較為一般,並未特別針對身體包覆性進行強化,椅面則採用織布材質,而非國人偏好的皮椅,雖然清潔上可能必較費功夫,但止滑效果倒是不俗,配色方面也符合本車的調性。" p& D3 z8 M) D- ~. f* g
) M2 V# H4 z( O
- P8 H9 L0 x7 ?( u
Vento的軸距較Polo長一些,理論上擁有較佳的後座乘坐空間,我們請身高181公分的同事進行示範,可以看到膝部仍有一些剩餘空間,但頭部幾乎觸頂,但如果是小家庭使用,後座放置兒童安全座椅或是年紀稍大的孩童乘坐,相信在空間表現上仍具不錯的水準。
& @% X- D s1 R2 h6 D+ b
# g( l1 o& Z5 J o8 @+ X; P7 Z" b$ m! C& {3 n
行李廂具有454公升的容積表現,我們放進一個中型相機包當成比例尺,剩餘空間再放入幾個行李箱也不是問題,對於小型房車的標準來說已經足夠。
8 s7 ~. S* o9 W/ o. } H) q; e1 C5 n( y2 k
. y3 q8 T$ s8 Z$ |0 u6 z
後座具有六四分離前傾功能,進一步增添空間機能的靈活性,這對於喜歡前往大賣場購物的家庭而言十分實用,尤其像是IKEA這種家具賣場,產品包裝大多以長型為主,透過椅背傾倒功能,就能順利地將採購物品放進車內。
4 M; J0 b2 k2 [8 u" B" H
2 F& ~- m. [# i1 T- K+ G
+ ^+ o8 P- p4 O# {% X
0 K. Q/ |! ]; Y/ J0 f8 r- U0 A! n# g4 R* O3 c, \
看過以上靜態部分的介紹後,就能清楚知道小型四門房車所表達的訴求,也就是實用性與經濟性,因此在性能表現方面,自然也不會有過多的期待值,如果能兼顧日常使用的動力需求、行路舒適度與油耗經濟表現,那就稱得上是一部整體表現更均衡的入門房車,Vento是否擁有以上特質?將是本回試駕的探討重點。
6 D0 m1 n1 M! A! v3 I& [
2 S& z, q6 x, k4 M+ ?, k$ M# }: ]# _; f1 ]2 }! @
本車搭載的動力系統來自一具1.6升自然進氣引擎,採用MPI多點噴射系統,最大馬力為105hp/5250rpm,最大扭力則是15.6kgm/3750rpm,這樣的動力規格在小排氣量渦輪引擎當道的趨勢下,難免讓人覺得新鮮感不足,不過它的優勢在於穩定度與信賴感較佳,正好也符合本車的經濟性與實用訴求。" {5 u3 r; H" T, L/ B9 ]+ E+ Z
: q9 \! l5 f6 a! V3 g; n2 z& m 實際上路行駛,Vento的動力表現稱得上平順輕快,在市區行駛途中皆能輕鬆跟隨車流前進,而不必刻意加深油門以換取更多的加速力道,因此對於平常通勤需求而言,105hp/15.6kgm搭配1190公斤的車重,所供給的動力表現足以日常使用。
3 m, ]1 q6 q+ K5 `+ K4 P
0 V, f) V9 l7 ?- e6 a
* J2 g0 K O% Z1 T* q7 H2 w 另一方面,本車搭載六速Tiptronic手自排變速箱,而非VW集團中常見的DSG系統,雖然換檔速度與效率不及雙離合器序列式設定的DSG,但同樣的,穩定性與經濟性仍是這具變速箱的主要優勢,若切入S檔位,也能提供較活潑的動力反應,雖然與運動化表現還有段距離,但這具變速箱的檔位銜接順暢,也未有明顯的動力落差,整體而言仍有可讚賞的地方。
9 u) o4 H) N" G, U T
& I, q( M) h+ d T, b F5 l0 @
6 G- H* m3 |& H 即使動力表現平平,但Vento的底盤設定倒是給人良好的印象,其中避震器的設定具有足夠的韌性,面對彎道的支撐性頗佳,若再與系出同門的Polo相較,Vento也因多一截車尾的因素,行經較不平路面時,後軸的彈跳感比較不明顯,帶來沈穩的行路感受,相對地也具有較佳的後座舒適度;若要刻意挑惕,就是原廠搭配的Apollo輪胎抓地力表現一般,因此以較快的速度過彎時,車尾的不安定感就比較明顯,此部分還有進步的空間。
4 P7 A) X5 w: G3 S6 I+ ?& ?# A. p% k* X# Q) y" K2 @* p
0 Y4 U( V1 Y% `8 i ^5 X 與Vios、City與Verna這幾位同級對手相比,Vento的外型顯得較為平實,或許較不容易吸引年輕消費族群的注意,不過它的實際表現,就像是俗語說的「惦惦呷三碗公」,雖然外型給人低調的感覺,但平順輕快的動力表現,以及沈穩舒適的行路感,綜合來說已是同級車中的前段班,但若能將主被動安全配備進一步補齊,相信能增添不少競爭力。
5 }! F. {% m, U9 n, j
3 J0 P4 i/ a" [" E/ j0 Z2 e$ P9 ~. C$ T
VW Vento 1.6 Highline規格諸元表) `. T3 n1 M; W
引擎型式:直列四缸DOHC 16V 自然進氣+ {% w9 Q5 X! a
排氣量:1598c.c.6 f) K0 b; I S) e0 J
最大馬力:105hp/5250rpm
& z) E; d' o+ G0 x8 u9 f& \最大扭力:15.6kgm/3750rpm
5 g% |" Z3 L2 S$ i0 u' Z/ h( f驅動方式:前輪驅動
* T3 K, W% X$ C( {' [5 M m 變速箱型式:六速手自排7 G. a9 s, p9 Q7 G6 N4 \( P
煞車結構:前碟後鼓" W" g+ d% E1 F! t: d# B! V
前懸吊結構:麥花臣
* _2 g- R/ m8 f) [ 後懸吊結構:扭力樑
0 }( X$ {& }! O 輪胎規格:185/60R150 [9 z6 p, Q+ s: n A
車身尺寸:4384mm x 1699mm x 1465mm- c% ] G- q! i6 ^# a2 b6 a7 a
軸距:2552mm
7 I0 C# k; a0 V2 A+ ]車重:1190kg( n7 p( p, } c1 d1 Q. [) }
油箱容量:55公升0 P6 [4 w4 e& _8 o% [& d0 b' D
/ D7 R4 D7 g1 }+ t |
|